【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】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32
1、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当下,世界风云激荡,时代变化日新月异,人生选择丰富多样,有人赞美逆流而上者的勇气,有人赞美顺势而为者的智慧。
【资料图】
对此,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?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文题解析】:本题考查写作能力。
本次作文是二元辩证的材料。材料和写作提示均没有明显的倾向性,二者皆可作为写作的内容。可以肯定“逆流而上者的勇气”,也可肯定“顺势而为者的智慧”,还可以将二者兼顾,进行辩证分析,在立意上显得更为深刻一些。世界风云激荡,需要有人“逆流而上”,也需要懂得“顺势而为”。写作时可分析在什么时候、什么方面选择“逆流而上”,什么时候选择“顺势而为”。
参考立意:
①人生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气;
②要懂得顺势而为;
③无论逆流而上,还是顺势而为,要洞悉变幻莫测之势;等等。
2、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有人认为:“悬崖的边界感很清晰,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;但是水的边界边角模糊,所以经常会淹死人。”也有人认为:“溶而后通,通而后立,要敢于打破边界、多向融合,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。”
对此,你怎么看?请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文题解析】: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。
材料给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:一种认为,边界很重要,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;另一种认为,要敢于打破边界,多向融合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可见材料的关键词是“边界”,到底要不要打破边界?材料中的两种观点,各有侧重,各有干秋,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。
“悬崖的边界感很清晰,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;但是水的边界边角模糊,所以经常会淹死人”,这种观点是强调边界或边界感的重要性,人与人之间,无论是朋友、亲人还是爱人之间,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保持距离,拥有各自的边界并懂得适可而止,彼此尊重。对于个人修养和个人成长而言,要有“边界意识”,即“规则意识”,在公共场合要规范言行尊重他人;要保持人与人之间、人与法规之间、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界线。但有时,过分看重“边界”又会错失很多机会,造成很多误解,甚至会阻碍成长与发展。“融而后通,破而后立,要敢于打破边界、多向融合,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”,这种观点强调打破边界,多向“融合”。“融合”意味着开放、丰富,意味着取长补短,意味着创新、发展。不管是个人进步还是国家发展,都要敢于打破边界(壁垒),融合发展。集体需要成员之间打破边界、彼此融通才能发展,一种制度、一种文化也需要打破边界、多向融合才能行稳致远。当然,不是所有的“融”都能“通”,也不是所有的“破”都会“立”,更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打破边界,需要“融”、需要“破”,打破边界、多向“融合”需要因时、因事、因人而异,更要讲求一定的方法技巧。
文体可以选择议论文。考生可以认可材料中的一种观点,运用层进式结构,谈何谓边界,为什么要保持打破边界,如何保持打破边界;也可以从个人、国家、社会等多个层面,谈打破保持边界的重要性。考生还可以综合材料中的两种观点,运用辩证思维,谈什么情况下应该保持边界,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边界。
参考立意:
1.边界感,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。
2.打破边界,多向融合,助力发展。
3.保持边界,融通也要讲究分寸。
3、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《红楼梦》中香菱学诗的情节令人激赏。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,“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,又舍不得杜诗,又读两首。如此茶饭无心,坐卧不定”。她边读边悟边写,现炒现卖,终于写得一首。但只因措词不雅,声韵生硬,单调滞涩而被要求重写。你看那香菱,“默默的回来,越性连房也不入,只在池边树下,或坐在山石上出神,或蹲在地下抠土……皱一回眉,又自己含笑一回”。香菱的苦心、专心、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。当第二次诗作失败后,香菱仍旧忘我地用功,继续努力,她“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,挖心搜胆,耳不旁听,目不别视”,到了痴狂的地步。“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,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,两眼鳏鳏,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”。她冥思苦索,已近入魔,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,觅得了佳句。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,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。
香菱学诗的过程,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“悬想”“苦索”“顿悟”三个境界。这不仅是学诗的借鉴,也是所有艺术创造和成就事业的借鉴。
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。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文题解析】:关键信息可以归纳为:香菱学诗的第一境界是“悬想”阶段:树立目标,沉下心来,不断追求;第二境界是“苦索”阶段:痴迷执着,初心不改;第三境界是“顿悟”阶段:终有所悟,豁然开朗。学诗如此,艺术创造和成就事业也可以借鉴。写作时可以三个阶段兼顾,分别作为分论点,谈从“悬想”到“苦索”到“顿悟”,一步一步进行,方能获得艺术创造的成果,或成就事业;也可以抓住“悬想”“苦索”“顿悟”中的一个阶段,侧重谈它的重要作用。
4、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材料一:
回望新时代的这十年,有涉滩之险,有爬坡之艰,有闯关之难,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,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,留下了奋斗者的深深足迹。多少次闯关夺隘,让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;多少回攻坚克难,让载人航天、探月探火、深海深地探测、超级计算机、卫星导航、量子信息、核电技术等取得重大成果;多少个日夜披荆斩棘,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……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、开创者、建设者,每个人都能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中找到共鸣。
(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2022年10月20日)
材料二:
天地之功不可仓卒,艰难之业当累日月。
(范晔《后汉书》
上述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?假如你所在的兴华中学正在举行以“中学生与当今时代”为主题的征文活动,请你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体会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自拟标题,明确文体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少于800字,不得泄露个人信息。
【文题解析】: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。材料-一回顾了近十年来,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进步;材料二告诉我们创建天地那样大的功业,不可能仓促完成;艰难的事业应当逐日积累,才能成功。
[参考立意]
①当代中学生要胸怀报国之志,勤奋刻苦学习;
②当代中学生要自立自强,不负时代光荣使命;
③成功不是一时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,它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;
④攻坚不畏难,我辈当自强;
⑤我们不只是见证者,更是新时代的开创者。
5、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近年来,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日渐成为潮流:复古精致的中式糕点深受大众喜爱,中国自有品牌的运动装备在奥运赛场上频频亮相,中国航空航天文创热销海内外······
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?请以“说国潮”为题目,写一篇议论文。
要求:论点明确,论据充实,论证合理;语言流畅,书写清晰。
【文题解析】: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。
题目中的“国潮”是指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日渐成为潮流。如材料中提到的“复古精致的中式糕点”“中国自有品牌的运动装备”“中国航空航天文创”;如故宫博物院国潮+IP的文创产品,带火众多网红爆款;如新式茶饮品牌喜茶、奈雪、茶颜悦色纷纷融入国潮元素等。所谓“国潮”,简单来说就是“国风+潮流”。主要有两层含义:其一,有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;其二,能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相融合,使产品更具时尚感。
近年来,伴随国潮经济的不断发展,中国风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这些带有中国特定元素的潮品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,这些产品甚至也受到外国人的青睐。“国潮”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,实质上是国内品牌的自主创新。“国潮热”层出不穷的符号、形象、题材等,一个清晰可见的特征是传统文化和审美的复苏。诸如祥云、繁体字等文化元素已经突破了文化圈层,加入这场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商业实践中,重新定义了“潮”的概念,并引发年轻人对“东方美学”的追捧,这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。
“国潮热”既是一个经济现象,也是一个文化现象。如果说,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为国货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,那么国货崛起也在重新塑造着消费者的文化追求,激发出内心的文化自信。国潮产品的流行,也是对民族情感的唤起,是对爱国情怀的倡导。
写作时,如果写成议论文,应在文章开头亮明观点,如“国潮唤醒中华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”。正文部分可以列举“国潮”现象,分析背后原因,论述“国潮”的意义等。论证方面,可采用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,如列举祥云、繁体字等文化元素已经突破了文化圈层,加入这场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商业实践中,重新定义了“潮”的概念,并引发年轻人对“东方美学”的追捧;也可列举李宁,故宫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的热销等事例,论证文化和商品融合的好处,以唤醒中华文化,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。
参考立意:
1.国潮唤醒中华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。
2.国潮应把产品和文化融合,并不断创新。
3.国潮激发爱国情怀。
关键词: